目前分類:讀書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就跟大部份人一樣,我第一次接觸到王鼎鈞的作品,是在國文課本上。當時我們學校版本所收錄的正文,是〈一方陽光〉。對於這篇散文,我並沒有太大的感動,只是順著老師的講課,將此篇文瀏覽過去,也僅留下模糊的印象。

  真正注意到王鼎鈞時,反倒是夜留校內K書時,信手拿起國文補充教材,裡頭收錄的多是作家其他較長篇的文章,我一般拿來當閒書看。當時讀到〈紅頭繩兒〉,一篇不知是散文或小說的作品,篇幅不長。讀畢,尤其喜歡那段「以主角之想像作結」的結局。全篇小說令我印象深刻,事實上,可能是高中三年國文中我最喜歡的白話課文了。

  過不久我便去車站附近百貨地下的金石堂買了《碎琉璃》了。在其後,又讀了碎琉璃後傳的《山裡山外》,以及散文性較強的《左心房漩渦》。

  以下摘句皆出《左心房漩渦》,讀到有心處便摘下。所摘多散落,不少甚至不成句,而僅只是一段新奇的譬喻、一副如畫的想像罷了。

 

——故鄉只在傳說裏,只在心上紙上。故鄉要你離它越遠它才越真實,你閉目不看才最清楚。

cedric8705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超新星紀元》只剩下孩子的世界……

  當你把昂貴的鮭魚生魚片握壽司、頂級印度馬莎咖哩、金箔巧克力草莓聖代疊在一起,你會得到一份五味雜層的一餐,換言之,一篇《超新星紀元》。

  這篇的開頭是十分不錯,以死星為軸,交織了各地的歷史,使人頓生文明危機的緊張感,這是非常好的第一章。其後死星綻放,夜空展現玫瑰般的光帶,輻射破壞人類的基因,致使人類文明在極盛處電光石火般滅絕……除了孩子們,因為低於一定年齡下的基因擁有再生能力(這當然只是設定,請家中小孩不要去核四廠嘗試),於是,數月內將死的大人們,決定將文明的重擔給予孩子們。

  這部分我覺得都處在水準之上,感覺是部好作品。人類的悲壯感以及孩子的成長處理的很好。由於是長篇幅,我們也更能看到許多角色的互動。以數個孩子為主角群,總有一種讓我在看日本動漫的感覺,像是《漂流教室》,雖以孩子為視角,但更能看出大人的社會樣貌。主角群的個人特色也都有彰顯出來。

  這裡也引入了有趣的概念,比如量子計算機治國、網路下的直接民主制、樂趣驅動的社會。這些都是十分有意思的。

  後半部在社會穩定接手後,開啟了各國的外交,並進入「南極戰爭」這個主題篇章,一場純因樂趣的戰爭。

cedric8705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如果有關注科幻小說的朋友,應該不會沒有聽過「劉慈欣」這三個字。這位來自對岸的華文作家,在三年前小說獲得雨果獎後增添了許多知名度,也是中國科幻迷中常常被討論到的作家。今年赫爾辛基的雨果獎他二度入圍六人名單,那時作為「慈鐵」的我,抱著或有或無的期望,看著典禮臨時搭建的文字實況,守至深夜四點。惜卒未獲獎。不過作為第一個獲雨果獎的亞裔作家,他本身的成就仍是不可撼動的。

  這兩次入圍的作品都是他最名聞遐邇的系列作,《三體》系列。首集以文革開筆,寫盡人性瘋狂,並塑造了殘酷環境中誕生的三體文明。一切波瀾壯闊,為下集作序;第二集可說是最戲劇性,寫人類與三體間的大博弈,三個面壁者計畫、與之相對的破壁者,「社會學擊敗外星人」,各種新穎的科幻概念被從中提出;第三集則是最宏觀,如果第一集仍糾結於地表上的爭鬥,第二集談兩星球間的衝突,尾段則視野上升,寫到宇宙無數文明的黑暗。第三集則回歸了一個科幻作品最常提到的「最後問題」,「宇宙本身的來去」。

  不過,本篇不提《三體》,說《三體》的文章太多了,也太深了。僅有淺浮知識的我自然沒那個能耐,我只想以心得談談大劉的其他小說——中短篇者。

cedric8705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